6月20日,翻译学研究团队党支部、英语笔译硕士党支部、英语口译与翻译学硕士党支部联合开展了“中华典籍多语翻译与传播”主题党日活动。本次活动由翻译学研究团队党支部书记胡志军主持,三个党支部的党员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翻译学研究团队党支部副书记、德语系主任包汉毅应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外译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为题作了主旨发言。他首先分析了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特质差异,探讨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及其在当前全球化时代背景下“走出去”的重要意义。接着,针对当下“AI热”,他细致分析了人工智能翻译的优势与局限。然后,以自身承担的中华典籍外译项目《格言联璧》的德文翻译为例,深入剖析了典籍翻译中的难点与对策。例如:要注重立足中华文明特质理解原文,并在翻译中观照西方文明的特质,以便取得更好的翻译和传播效果。再如:在翻译过程中可以采取补偿策略重塑译文的形式美,力求句式整齐、押韵。另外,针对中华文明特有术语、文化专有项,需视情况灵活选用恰当的翻译策略。最后,包汉毅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列主义相融相通,对人类社会具有普适性的价值和意义。

在交流研讨环节,与会师生党员就中华典籍外译展开了讨论。王钦香谈到《格言联璧》除了德语外,其他语种的翻译情况。田小龙结合自身《梦溪笔谈》的翻译实践,讨论了从文化视角理解文本、避免简单直译而忽视深层涵义的重要性。胡志军在总结发言指出,从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特质差异着手探讨原文的理解和译文的表达,对于典籍的高质量翻译与传播至关重要;虽然AI工具在信息整合与翻译效率方面有显著优势,但是因典籍翻译是创新性要求极高的翻译活动中,目前的AI工具仍有明显的局限;格言既高度凝练、微言大义,又通俗易懂、喜闻乐见;其显著的文体特征需要在翻译中得到充分重视。
本次主题党日活动是集团2025年度基层党建创新项目“‘中华典籍翻译与传播’系列主题党日活动”的首次活动。经过充分准备、认真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为后续的活动积累了经验。翻译学研究团队党支部、英语笔译硕士党支部、英语口译与翻译学硕士党支部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围绕中华典籍外译这项中心工作继续努力,为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效能贡献智慧和力量。